1. 父母染色體異常:父親或母親 ( 或是兩者一起 ) 把異常的染色體傳給胚胎。
如果父親或母親其中有一人的染色體異常,例如發生了「平衡轉位」(註一),則在產生卵子或精子時,染色體中可能會出現過量或不足的現象,嬰兒出現染色體異常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大多數有平衡轉位的人都是健康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有染色體異常。 但如果在交換的過程中,染色體有發生缺失或過量的情況,那麼就會變成「非平衡性轉位」。
大多平衡轉位帶因者由於染色體總量未變,所以身體功能正常,也可能並不知道自身的染色體異常。
但是,在產生卵子或精子的過程中,兩對染色體會在將染色體數目減半的過程中執行複雜的分離。原本互相平衡的染色體分離,因此產生了染色體不平衡的卵子和精子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註一:染色體平衡轉位是指,人類中的染色體若其中兩條的某一部分片段發生交換,而染色體的總量並沒有增加或是減少,在醫學上就稱為「染色體平衡性轉位」。這是一種相對頻繁發生的染色體異常,大約每600人中就有1個人。
2. 子宮形態異常:影響著床和胚胎生長的先天性問題。
子宮形態異常包括雙角子宮和中隔子宮,以及子宮肌瘤等狀況。如果子宮形態異常,那麼胚胎將無法獲得良好的營養,也有流產的危險。
根據研究,子宮畸形約佔成年女性的 3.8%~6.7%,但大多數是無明顯症狀的。
子宮的型態容易會影響生育,是因為:
> 胚胎生長的空間 ( 也就是子宮腔 ) 很小
> 胚胎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
> 在子宮中隔的情況下,血液的運輸會受阻礙,胚胎即使在著床後也難以安定
> 容易出現宮頸機能不全
3. 內分泌異常:
體內激素異常,例如黃體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及甲狀腺機能低下,可能導致流產。
近年的研究顯示,「黃體功能不全」本身不是直接導致流產的危險因素,但有間接作用,因為它會影響持續妊娠的免疫系統。另外,高泌乳素血症也會影響排卵和著床。
4. 凝血異常:
蛋白質 S 和蛋白質 C 可抑制凝固因子,可以調節凝固系統。但有些人會發生蛋白質 S 和蛋白質 C 缺乏的現象,就容易產生血液凝塊,導致血塊和血栓。
在懷孕期間,蛋白質 S 的含量會減少,因此更有可能發生血塊。如果在胎盤中形成血塊,胎盤梗塞可能會阻礙營養物質的運輸,導致無法順利活產。
5. 自體免疫疾病:
人體對外界入侵者起反應的免疫功能稱為「抗體」,自體免疫疾病則是人體內異常的免疫反應攻擊了正常細胞。自體免疫疾病可大略分為以下幾種:
>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抗磷脂抗體是人體的抗體之一,功能是使血液凝結。在異常的情況下會在動脈和靜脈中引起血栓和栓塞,甚至是在血流緩慢的胎盤周圍形成血塊,進而導致胎盤梗塞的流產。最近的研究另外也顯示,抗磷脂抗體會引起胎盤周圍的發炎,導致流產。
> 排斥反應異常 ( 與胚胎中父親的基因產生排斥 )
胚胎中有一半的基因來自於父親,對母體來說,胚胎也算是外來的異物。
免疫功能主要是為了消除體內異物。但是,懷孕的過程中具有防止這種排除異物的情況,並使胚胎安全在體內生長的機制。因此即使胚胎具有父親的基因,也不會將胚胎視為異物。
但是在排斥反應異常的情況下,母體無法維持妊娠。一般認為,這樣的流產因素是因為胚胎中來自父親的基因被母體免疫系統判斷為異物的緣故。
6. 壓力:
當母親感覺到壓力並緊張時,腎上腺素上升,毛細血管縮小,血液循環惡化,營養無法輸送至胎兒,進而導致流產。
7. 熟齡產婦: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出現染色體異常。雖然如此,爸爸媽媽也不需要過度擔心,現在的科學已經有根據各種不同狀況研發檢查方式,下周會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