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這是許多正在進行人工生殖的女性,最大的疑惑吧。
在準備懷孕的這段歷程中,不少人曾有著床失敗或流產的經驗,
並且每一次都承受著身心的壓力。
根據統計,即使在健康的狀態下,每次懷孕也有15%的可能性流產,
其中大部分是胎兒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然而,現在許多病例顯示,孕婦中有2~5%的機率有連續流產的狀況,另也有1~2%的孕婦有習慣性流產。
更進一步的調查顯示,過去如果有流產的經驗且在流產之後沒接受相關醫療治療,之後的流產率更高達40%。
因此,反覆流產其實是需要接受治療的。
在醫學上認為會導致不孕的風險因素包含了染色體異常、子宮狀況異常、內分泌異常、
凝血因子異常、抗磷脂抗體異常、免疫功能異常以及壓力過大等等。
許多因素會交織重疊在一起,很少有單一因素可以解釋流產的原因,所以常常無法明確地找出病因。
此外,還需考慮到壓力等心理因素,情況非常複雜。
也因此,有超過一半的不孕症案例可以說是原因不明的;而即使是透過檢查發現有明確病因的備孕夫妻,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找到了原因也有可能無法採取對策,例如其中有一方帶有染色體異常這樣的案例。
另一方面,還是有一些患者可以使用藥物治療,所以不論如何,透過各種檢查去找到病因還是很重要的。
在少數案例中,我們也有遇到備孕媽媽問,「為什麼做了ERA了,還是沒有懷孕呢?」
#大新生殖中心 #陳志宏醫師 寫出了所有在生殖領域中努力的人,內心的話:
精卵及胚胎這麼小,但卻是浩瀚小宇宙!
我們要做的不是神,神都無法點石成金
我們只是盡心、用心、去看這大小宇宙。
一個全人的醫療,
醫師可以成就6~7成的病人,
但卻無法百分百。
…
醫療團隊的用心,病人堅持的信念,才是成就這小宇宙的最佳途徑
值得慶幸的是,即使是經歷了兩次以上流產的女性,
有60%的機率都能在下次懷孕時成功地迎接寶寶!
所以懷抱信心、用檢測去排除胚胎與子宮狀態的每一個原因,
只要堅定,緣分一定會到來的~